養殖戶想要使用養雞設備養雞得到明顯的經濟效益,選擇好優質及健康的雛雞是最關鍵的一步,去除患有疾病的雛雞提高育雛率,才是培養出優良雞群和提高產蛋率的關鍵,那么怎么選好雛雞呢,下面金牧人為各位養殖戶介紹:
①查系譜、看父母蛋雞的品種很多,生產性能各異,必須根據房舍設備、飼料及當地氣候條件等選養適宜的品種,并查明初生雛的系譜。所挑選的初生雛應是來源于種群健康、性能可靠、配套合理的商品雜交雞或種雞。
②查出殼時間和體重雛雞的出殼時間不一,有先有后,一般以21天出殼的雛雞較好,而晚出殼的雛雞發育不好,體質軟弱,卵黃吸收不好,大肚子,毛焦,臍帶愈合不好,尤其是最后出殼的“掃攤雞”更是先天不足,疾病多,不易成活。蛋雞初生雛的體重一般在40克左右,因品種而略有差異。
③雞籠養雞查外表形態其方法是“一看、二聽、三摸”。
一看,就是看雛雞的精神狀態。即用肉眼觀察雛雞的動態,羽毛整潔程度,喙、腿、趾、眼等有無異常,肛門有無糞便粘連,臍孔愈合是否良好等,來區分健、弱雛。健雛一般活潑好動,眼大有神,羽毛整潔而有光澤,肛門清潔無污物,臍孔閉合正常,腹部柔軟,卵黃吸收良好,喙、翅正常。弱雛則眼小無神或縮頭閉眼,不愛活動或呆立不動,甚至站立不穩,羽毛蓬亂無光澤、不清潔,肛門周圍粘附白便,腹部松弛,臍孔愈合不良、帶血,詠歪,腿軟,趾卷曲等。
二聽,就是聽雛雞的叫聲。健雛叫聲響亮而清脆;弱雛叫聲微弱而嘶啞,或鳴叫不休,喘氣困難。
三摸,就是摸雛雞的膘情和體溫等。將雛雞握于手中,觸摸其膘情、骨架發育狀態、腹部大小及松軟程度,體會卵黃是否吸收良好及雛雞活力大小等。健雛體重適宜,手感溫暖、有膘、飽滿,體態勻稱,有彈性,掙扎有力,腹部柔軟、大小適中,臍部愈合良好、干燥、有絨毛覆蓋;弱雛體輕,手感身涼、無膘、松軟,掙扎無力,腹部膨大,臍部愈合不良、臍孔大、有黏液和血跡或卵黃附著,無絨毛覆蓋。